指導思想
確立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地位、突出城市公共交通具有的基本公共服務和重要民生工程的公益屬性。要按照資金投入優先、土地劃撥優先、財稅扶持優先、路權保障優先的“四優先”原則,將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工作的首要位置,著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保障水平,并在規劃布局、設施建設、技術裝備、運營服務等方面,明確發展目標,落實保障措施,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新格局。
二、總體思路
要加快構建設施完善、布局合理、干支協調、結構優化、運行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網絡,擴大城市公交覆蓋面,逐步形成以城市公共交通為主體,出租汽車為補充,公共自行車等慢行交通為延伸的城市交通體系。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全面起步,主導公交發展的協調機制有效運轉,資金投入、土地劃撥、財稅扶持優先、路權保障得以落實,同時建立長效補貼機制,完善公交服務指標評價體系,大幅度提高公交服務水平。實現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地位全面確立,主體責任落實到位,企業經營效益明顯改善,運輸能力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公交場站等基礎設施齊備,公交車輛運行速度明顯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顯著增強,實現城市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500米全覆蓋,城市公交車萬人擁有率達到10標臺,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率達到20%以上。
三、重點工作
(一)加強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鼓勵現有停車場用地在使用性質不變的情況下增容擴容,凸顯公共交通領域優先概念,要重點加強城市綜合客運樞紐站建設,實現多種交通方式高效換乘和有效銜接。合理布局和加快建設換乘樞紐、停車場、首末站、加氣站、充電站(樁)等設施。
對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可按政府統一規劃以協議、租賃、劃撥等方式處理。要制定相應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劃,促進形成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建立和規范市場準入標準,引導金融機構建立產業發展的信貸管理和貸款評審制度,積極推進建立財政出資和社會資本投入在內的多層次擔保關系,綜合運用風險補償等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進公共交通領域和諧、有序、健康發展。加快建設城市公交停車場、路內臨時停車站點充電樁建設,形成數量、位置布局合理的充電設施服務體系,打造對內、對外兼容的充電經營服務網絡。
要重視和加快城市公交專用車道建設,加強對公交專用車道的監管,真正做到“專道專用”,逐步形成公共交通優先通行網絡,提高公共交通運行速度、準點率和可靠性。要優化交通信號配置,科學合理設置公共交通車輛優先通過信號管理系統,減少公交車輛在道路交叉口的停留時間,提高車輛運行效率,增強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二)科學確定票制票價
要通過積極爭取資金和申報項目,科學優化公交網絡,鼓勵公共交通線路向鄉村延伸,積極研究和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解決低收入群體和城鄉結合部的農民乘車難、乘車貴的問題。綜合考慮社會承受能力、企業運營成本、交通供求狀況以及不同交通方式的比價關系等因素,逐步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確定群眾可接受、企業可發展、財政可負擔的公共交通價格。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合理制定運營成本以及省內各市之間的比價關系等因素,適時調整公交票價。
(三)重點發展綠色和智能公交
城市公共交通更新車輛一律購買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車,正在使用的汽、柴油公交車要分期分批逐步改造成使用清潔能源的公交車,為倡導綠色出行、減少霧霾天氣、保護城市環境做出貢獻。要進一步建設完善公交智能化GPS智能高度指揮系統,健全乘車信息實時查詢等信息化便捷服務,要在始發站、換乘站建立電子站牌,配套安裝電子觸摸屏,開發換乘電子查詢系統,方便乘客獲取乘車和換乘信息,以及安裝移動支付系統,解決乘客沒有零錢的問題,為市民出行創造更加方便快捷的條件。
(四)加強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
強化安全第一、服務為先的理念。切實加強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工作,明確各部門安全職責,完善安全標準體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交通法規,強化城市交通秩序。依法嚴厲打擊妨礙公交車輛正常運營,侵犯駕駛員人身權利的違法行為。市交通局要加強公交運營安全監管,開展公交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工作。公交企業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加大安全生產投入,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定和完善公交領域惡劣氣象條件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堅持每年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五)積極創建文明行業
大力弘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尊老愛幼的公交文化精神,廣泛開展公交行業文明服務競賽和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努力挖掘和培育行業文明服務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形成全社會關心、理解和支持公共交通發展的良好氛圍。
(六)保障職工權益
規范公交企業分配制度,建立與職工崗位勞動強度、技能、貢獻相聯系的工資增長機制,并向一線職工傾斜,確保在短時間內實現公交職工平均工資不低于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目標。相關部門要配合工會組織逐步建立并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市人社局要督促企業按規定及時足額為職工繳納保險,并定期開展公交企業用工規范情況檢查,采取有效措施緩解駕駛員緊缺矛盾。
公交優先就是百姓優先、民生優先。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公交優先的各項政策,秉承城市發展、公交先行、服務凌海、造福市民的理念,盡職盡責,共同推動全市城市公共交通事業優先發展,加快推進智能交通、綠色交通、民生交通建設,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公交規;、技術革新化”的新型道路運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