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經濟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場、街道辦事處),市政府有關部門: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修訂后的《凌海市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凌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2月15日 凌海市草原火災應急預案 目 錄 1 總則 1.1編制目的 1.2適用范圍 1.3編制依據 1.4工作原則 2 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2.1應急組織機構 2.2市指揮部職責 2.3市指揮部辦公室職責 2.4市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 3 預警和預防報告機制 3.1草原火情信息監測 3.2報告制度 3.3預警預防行動 4 應急響應 4.1響應程序 4.2信息報送和處理 4.3通訊 4.4前線指揮 4.5醫療救護和安全防護 4.6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 4.7新聞報道 4.8應急結束 5 應急保障 5.1物資保障 5.2資金保障 5.3技術保障 5.4宣傳、培訓 6 后期處置 6.1善后處置 6.2火災調查和總結 6.3表彰和獎勵 6.4法律責任 7 預案的管理 7.1預案的制定與解釋 7.2預案的管理與更新 7.3預案的生效時間 凌海市草原火災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貫徹落實“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草原防火工作方針,全面、迅速、有序地對草原火災進行應急處理,控制和撲救草原火災,保護草原資源,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損失。 1.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在我市境內發生的一般草原火災的應急工作。 1.3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草原防火條例》、《錦州市草原火災應急預案》及《凌海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4工作原則 1.4.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靠群眾科學預防和撲救草原火災。 1.4.2加強草原火災預測預報工作,嚴格火情報告制度,健全火災測、報、防、救信息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1.4.3草原火災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下,實行各鄉鎮和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主要領導負責制,有關部門分工協作,密切配合,確保撲救草原火災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1.4.4草原火災種類 根據草原火災發生面積,因災傷亡人數或直接經濟損失程度,草原火災分為特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個等級。 1.4.4.1特大草原火災:受害草原面積8000公頃以上;預計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造成重傷20人以上;造成死亡10人以上;造成死亡和重傷合計20人以上的5種火情之一者。 1.4.4.2重大草原火災:受害草原面積2000公頃以上8000公頃以下;預計直接經濟損失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造成重傷10人以上20人以下;造成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造成死亡和重傷合計10人以上20人以下的5種火情之一者。 1.4.4.3較大草原火災:受害草原面積100公頃以上2000公頃以下;預計直接經濟損失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造成重傷5人以上10人以下;造成死亡3人以下;造成死亡和重傷合計10人以下的5種火情之一者。 1.4.4.4一般草原火災:受害草原面積100公頃以下;預計直接經濟損失2萬元以下;造成重傷5人以下的3種火情之一者。 2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2.1應急組織機構 成立凌海市草原防火指揮部(以下簡稱“市指揮部”,成員名單附后)?傊笓]由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副總指揮由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局長擔任;指揮部成員單位由市委宣傳部、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交通局、市林業局、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市氣象局等組成。市指揮部成立市級草原火災應急救援預備隊伍,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級別應急救援預備隊伍。 2.2市指揮部職責 2.2.1貫徹落實草原防火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安排部署草原防火行政措施等重大事宜。 2.2.2領導、組織和督促各鄉鎮和有關部門進行草原火災的指揮撲救、調查等事宜;指導和組織災區群眾開展生產自救。 2.2.3負責召開指揮部成員會議,制定市草原火災應急預案,決定啟動和停止實施本預案,研究部署重大工作。 2.2.4協調落實草原火災撲救經費,并對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2.2.5負責落實有關領導決定的草原火災撲救事項;根據火情,向錦州市政府及省有關業務部門及時報告草原火災情況。 2.2.6研究處理其他有關草原防火的重大事項。 2.3市指揮部辦公室職責 及時匯總、核查、報告草原火災和應急工作情況,提出啟動、變更和結束應急預案的建議;在市指揮部決定啟動本預案后,牽頭組織實施;提出草原防火工作計劃,召開市指揮部辦公室會議,安排草原防火的具體工作;在草原防火期,組織安排人員值班,及時收集、核查災情,并報告災情動態;及時收集、反映與草原火災有關的預測預報信息;了解和督導受災鄉鎮落實草原防火工作措施;指導草原防火工作和災后草原植被恢復工作,推廣科學合理的草原利用與保護技術;提出草原火災救災資金的分配建議;根據市指揮部安排,負責全市草原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和草原防火設備、車輛等抗災救災物資的儲備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組織各鄉鎮和有關部門進行草原火災的指揮撲救、調查等事宜;查處草原火案;負責市指揮部的日常工作。 2.4市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 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負責牽頭組織實施本預案,負責家畜的轉移、疏散和疫病防治工作,負責火案調查,組織評估火災損失,開展草原改良和植被恢復工作。 市公安局:負責草原火災危險區社會治安管理工作,協助開展火案偵破、火災撲救等工作。 市委宣傳部:負責媒體宣傳、新聞發布等工作。 市財政局:負責安排草原防火經費和緊急撲火所需資金。 市交通局:負責組織協調修復災區道路,保證撲火人員和救災物資及時、快捷運往受災地區。 市林業局:協助草原防火部門開展火災撲救工作,負責做好草原火災向林區蔓延的撲救工作。 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負責災區疫情監測和預防工作,做好火災撲救中的傷員救治工作。 市氣象局:負責提供氣象資料及未來天氣變化情況,及時做好草原火險天氣預報,發布高火險天氣警報,協助動監部門開展草原火災動態分析。 3預警和預防報告機制 3.1草原火情信息監測 草原火情預警信息主要來源于衛星監測和各鄉鎮防火值班報告。市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收集、處理和研究判斷全市各地草原火險、火情信息。草原火災監測作為一項常年性工作,要求全年12個月進行測報,有關部門要加強值班工作,健全值班制度,實行全天24小時值班值宿制度。 3.2報告制度 任何單位和個人,一旦發現草原火災,必須立即組織撲救,并盡快向當地人民政府或草原防火主管部門報告。各鄉鎮或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接到報告后,立即報告市指揮部辦公室。草原火災報告必須及時、迅速、準確,按照條塊結合、逐級上報的要求就近就地報送。報告內容包括時間、地點(經緯度)、估測過火面積、地理氣象狀況、發展趨勢和威脅情況、重要設施分布情況、撲救情況等。 3.3預警預防行動 各鄉鎮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規劃草原防火責任區,建立草原防火責任制和聯防制度,完善草原防火監測制度,加強草原防火設施建設,設立草原防火隔離帶。組織經常性的防火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全民的草原防火意識。 4應急響應 4.1響應程序 發生草原火災,按照屬地管理先期處置、分級響應、分級負責的原則啟動各級草原火災應急預案,發生一般草原火災,啟動縣(市)級草原火災應急預案;發生較大草原火災,及時請示錦州市政府啟動錦州市草原火災應急預案;發生重大、特大草原火災,及時請示省政府啟動省及國家草原火災應急預案,相關工作由市指揮部具體組織實施。 4.1.1迅速對火情做出全面分析和評估,對撲火工作做出總體部署; 4.1.2派出督導組趕赴火災現場,指導相關單位做好撲火工作; 4.1.3各應急成員單位,按工作職責立即到位,開展工作; 4.1.4根據火情及草原防火主管部門的申請,批準調用草原防火物資儲備庫物資; 4.1.5根據火情,召集有關專家研究火災撲救的緊急措施,及時調動撲火人員及相關物資和設備。 4.2信息報送和處理 市指揮部辦公室接到火災報告后,由辦公室領導決定起草《重要草原火災摘報》,報市指揮部正、副總指揮簽發,報市政府,并通報市指揮部成員單位。威脅林區的草原火災,通報林業部門;發生跨區域的草原火災,通報相關市草原防火主管部門;如果草原火災發展事態進一步擴大,達到難以控制的程度,市指揮部報請錦州市指揮部啟動錦州市草原火災應急預案。 4.3通訊 市指揮部辦公室應將車載電臺、對講機、衛星電話等通訊工具作為儲備物資,按照規定做好保養工作,加強通訊設施建設與維修,保障應急工作中的電話、網絡等信息渠道暢通,達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要求。必要時,市指揮部設立草原防火指揮專線電話。 4.4前線指揮 草原火災撲救的前線指揮部由相關鄉鎮組建,市指揮部派出督導組,協助指導火災撲救工作。發生一般草原火災時,由市指揮部辦公室提出本預案及成立前線指揮部的建議方案,報市指揮部研究決定。本預案啟動后,前線指揮部即成立。前線指揮部一般下設綜合協調組、作戰組、后勤組、醫療組、火情監測和火場天氣預報組、火案查處和善后處理組,負責綜合協調、兵力部署、撲火指揮、通信聯絡、后勤保障、火情監測、火案查處等。 4.5醫療救護和安全防護 火災現場救護、后方支援及應急人員和群眾的安全防護由各鄉鎮負責。衛計部門在火災發生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負責救護醫療工作,對傷員進行初步救治,傷情穩定后,運出危險地帶,轉入正規醫院作進一步治療。 4.6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 受災鄉鎮或者市動物監督管理局接到火災報告后,必須立即組織當地群眾撲救。接到撲火命令的單位和個人,必須迅速趕赴指定地點,投入撲救。需要部隊參與撲火的,由市政府組織調動。撲救草原火災,不得動用未成年人、孕婦和殘疾人參加。 4.7新聞報道 新聞媒體的采訪由市指揮部負責,報道內容和新聞口徑由市指揮部提供,正、副總指揮審定。必要時市指揮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并確定新聞發言人。 4.8應急結束 火災被撲滅、人員撤離火場后,草原防火主管部門向市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在無次生火、暗火等余火的情況下,前線指揮部在充分聽取專家組意見后,向市指揮部提出終止應急工作的請示,經市指揮部領導批準后,由前線指揮部宣布終止應急狀態,轉入正常工作,并向社會發布。 5應急保障 5.1物資保障 根據草原防火的實際需要,加強草原防火物資儲備,重點儲備風力滅火機、防火服、指揮車、消防車、運兵車、拖拉機、野外生存等設備。 5.2資金保障 火災發生后,由市財政局和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聯合向上級申請畜牧業生產救災緊急補助資金。 5.3技術保障 建立草原資源信息管理數據庫、草原防火物資儲備庫和撲火隊伍數據庫;建立并完善草原火情預測預報和通訊調度指揮系統。 5.4宣傳、培訓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新聞媒體、科普之冬等平臺開展草原防火宣傳,提高群眾對草原火災的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等能力,在防火期間,市電臺、電視臺的氣象預報中要將火險等級預報作為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之一。加強對草原防火指揮人員、草原防火專職人員,以及草原防火專業、半專業撲火隊伍和群眾撲火隊伍的培訓,舉行撲火實戰演習,切實提高科學撲火能力。 6后期處置 6.1善后處置 災后重建、有關人員的補償和獎勵、撲救火災中犧牲人員的撫恤和褒揚、受傷人員的救治、社會救濟等善后工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防火條例》、《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等有關規定辦理。 6.2火災調查和總結 火災調查、火災案件查處由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會同公安部門負責辦理;馂膿渚冉Y束后,由市指揮部辦公室進行總結,建立專門檔案,并報市政府和錦州市草原防火指揮部辦公室。 6.3表彰和獎勵 火災撲滅后,市指揮部對在火災撲救中做出突出貢獻、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6.4法律責任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草原防火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相關條款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7預案的管理 7.1預案的制定與解釋 本預案由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牽頭制定,經市政府批準后下發實施。本預案由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負責解釋。 7.2預案的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負責管理和更新,并負責組織專家對預案進行評估,原則上每5年修訂1次。必要時應根據災情的發展變化或組織演習、演練中發現的問題,適時對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 7.3預案的生效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附件 凌海市草原防火指揮部成員名單 總 指 揮 趙紀文 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 市政府辦公室主任 副總指揮 馮作儉 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局長 成 員 聶德利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吳明華 市林業局局長 邱 洪 市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 陳海深 市公安局副局長 任國民 市民政局副局長 李 偉 市財政局紀檢組長 李振秋 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副局長 孫尚東 市氣象局副局長 張宇寬 市交通局黨組成員 王玉才 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地點在市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主任王玉才(兼),副主任魏彥武 (市草原監理站站長),聯系電話:8160988。